2018年6月28日上午9時左右,龍河區域供水服務中心營業廳接到夏圩村客戶來電反映整個村中無自來水使用。隨后,服務受理員通知維修員趕赴現場排查原因。維修員經過近1個小時地毯式的排查后,終于在陸圩橋下河內發現疑似漏點。
維修員立即將情況向服務中心錢主任進行匯報并申請增援。二十分鐘后,維修稽查員曹輝鵬帶領其他維修員到達現場,了解到該處一段DN110PE管道因早期施工單位圖省事,未采用鋼制管掛橋施工,而是直接將PE管道放入河道內實現跨河,且未采取任何保護措施。現場看到因近期暴雨河道內水流湍急,分析很有可能管道已被水流沖擊損壞。曹輝鵬立即組織人員下河檢查,確定了管道被水流沖擊導致接口處完全斷開,自來水全部泄露至河道中,造成旗桿村、夏圩村近千戶居民家中停水。
炎炎夏日,近千戶居民斷水,情況非常緊急,必須盡快搶修恢復供水。曹輝鵬結合現場復雜的維修環境,決定采取如下搶修方案:首先是下河將原有管道拖上來進行維修,臨時供水;隨后制定重新架設鋼制管跨河的方案并實施,以徹底解決問題。
方案制定后,一名維修員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二話沒說,將繩子一頭朝身上一套,縱身一躍跳入水流湍急的河內,其他維修員從旁協助幫忙,最終將河道內的管道拉到岸上。但因受一陣一陣的雨水影響,熱熔器和電焊機根本無法正常使用,同時,PE管道掛橋難度非常大,但如果仍放在河道中,肯定還是出現之前的問題,這些原因無疑給搶修工作帶來了更多的困難。綜合考慮后,決定改變搶修方案,決定直接實施架設鋼制管跨河的方案,雖然會延長停水時間,但能夠徹底解決問題。
(圖1:河道內拖取管道)
正所謂“眾人劃槳開大船”,雖然難度很大,但在場的維修員協調合作,眾志成城,熱火朝天地投入搶修工作中。時間就這樣在繁忙且艱巨的搶修工作中一點一點地過去了,下午14時左右,龍河中心備好搶修材料準備開始焊接。但天公不作美,再次下起了瓢潑大雨,焊接管道就無法露天進行。15時左右,大雨驟停,所有維修員立即嚴陣以待,各司其職,搶修工作繼續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第一個難題順利解決,迎面而來的是第二個難題,由于操作空間,操作環境十分復雜,如何固定管道。經過認真分析,決定由一名維修師傅將繩子系在腰間,蹲在挖機里進行操作。或許,在看風景人的眼里橋下的風景很美,但在維修員眼中,這是一場技術、勇氣與惡劣環境的較量。
直至6月29日凌晨2點多,耗時17個小時的搶修工作全面結束,沿線居民家中恢復供水后,維修員們才舒舒心心得吃上了一頓飯。
突發狀況不是每天都有,時刻準備著、忙而不慌、忙而不亂、冷靜分析、沉著應對,這是這次搶修過程中所有維修員體現出的強大心理素質。同時,協助合作、眾人劃槳開大船、不怕苦、不喊累的精神,也體現了聯合水務供水人美好的思想品德。
(圖2:挖機上固定管道)
(龍河中心 錢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