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看關于高效執行的書,很有感觸,里面舉了幾種職場人的困惑:
“為何任務完成了,領導還是不滿意?”“為何辛苦了一年,獲得的評價卻一般?”“為何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卻沒有成就感?”是不是頗有同感?書中有一副漫畫,一個人拿著鐵鍬離開了,身后是他挖的幾個坑。而他接到的任務是挖個井。顯而易見,挖坑和挖井的區別是有沒挖出來水,如果沒有見到水,那么挖的坑再深,人再累,也是沒有價值的,也就是說完成了任務,不等于執行出了結果。說到底,就是執行力的問題。
馬云和孫正義都認為,三流的點子加上一流的執行力,永遠比一流的點子加上三流的執行力更好。那執行力的核心呢?書中給出了三個,戰略、運營、人員。戰略是目標,是告訴我們“做正確的事”。運營是讓我們“把正確的事做正確”,人員則是指用“正確的人”。讓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崗位上。那如何去判定一個人有沒有執行力呢?這就談到一個詞匯——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簡稱KPI),又稱主要績效指標、重要績效指標、績效評核指標等,是指衡量一個管理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指標,是一項數據化管理的工具,必須是客觀、可衡量的績效指標。通過這個指標,我們可以比較客觀的斷定出一個人的執行力。但這客觀的執行力卻是由主觀的觀念和心態作為前提的,也就是我們以什么態度對待工作,決定了我們是否具備高效的執行力。
在有了正確的心態和觀念之后,如何做到高效執行,書中給了幾點建議,我總結了一下,
工作自動自發,馬上執行,在工作開始時要制定計劃,注意細節,日事日畢。以結果為導向,全力以赴。對上級要服從,具有創意,對工作投入。良好的團隊精神。信守承諾、負責;善于分析、判斷、應變。
可以想象,具備了上述素質的人,必定是有這高效執行力的人,如果你有這文章開頭的那些困擾,那就從現在開始,做一個有執行力的人!
(調度中心 邱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