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閱讀應該起源于初中時期老師的課外安排,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初、高中時期的那幾年中外的名著以及大量雜志看得不少,也許這就是那個時期學習偏科的一部分原因。數學和英語的成績是無法拿到臺面上來說的,其余幾科的成績倒是可喜可賀。
上大學后,定期購買雜志的習慣仍舊延續下來,哪怕生活費再緊張,也要留著每月幾本的雜志錢。也是從那個時期開始接觸到了網絡小說,痞子蔡,安妮寶貝等等均是本本必讀。
畢業后,有段時間幾近瘋狂的買書,看書的方向和風格已經無章,按照弗洛伊德的方式解析過夢,跟隨有爭議的奧修了解宗教和哲學,學習莊子的為人處世,又對宋詞產生極大的興趣,一直孜孜不倦的收集著幾米和刀刀的漫畫,跟風追過盜墓類的流行小說,期間還收集過數本Pop-up立體書。
近年,由于種種原因,看書的機會和時間是越來越少,但是身邊仍然可以手到擒來的拿到書本。只是閱讀的速度極度放緩,如果完整的看完一本書,以現在的進度起碼需要數月的時間,但這并不妨礙我在閱讀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閱讀貴在堅持,讓閱讀成為生活方式,成為一種習慣。不用去給自己定個一年要看多少多少書的計劃,其實每天都給自己一段讀書的時間,哪怕只是十幾二十分鐘,日積月累的結果也會讓你自己欣慰。
(微機室 汪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