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一生成就十分突出!比如有這樣的人,看到他科學方面的突出專業成績時,會覺得這個人好像一輩子都在鉆研;發現他同時還有極其出色的琴藝,又會覺得他似乎會用半輩子時間在學琴;又發現他的家庭也經營得非常美滿,仿佛每天會花大量的時間用來經營家庭教育子女。
所有這些都會讓人產生疑問:這些幸運的人哪來這么多的時間?能讓他在方方面面都做到完美無缺?
比如大家都知道達芬奇是位杰出畫家,是傳世奇作《蒙娜麗莎》的作者,事實上他一生有百多幅杰出作品且均是曠世珍寶。除此以外,人家還是優秀的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筑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并廣泛地研究光學、數學、地質學、生物學等多種學科。
這就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普通人終生致力于做其中一件事都未必能取得如此成績,更何況同時做這么多,除了天才和幸運以外,總有其他原因吧?
想著想著暑假就到了,暑假就是孩子瘋狂家長抓狂的時候。盡管知道有很多作業,還是抑制不住圖書、游戲、電視、電腦的誘惑,加上大把的時間可以睡懶覺,24小時嗖地過去,晚上家長檢查作業免不了大發雷霆。
于是我和孩子坐下來仔仔細細地回顧了一天的時間,原來這24個小時過得不像我所想象的那樣快活,玩的時候想著作業沒做,內疚,寫作業的時候惦記著玩,不在狀態。上午一個懶覺快到中午,一個下午想做這個也想做那個,作業沒做,晚上挨揍一頓,到睡著已經大半夜。溝通的結果就是:我們倆一致認為這樣過暑假很不開心。于是我們做了一個試驗:在兩張紙上分別畫上三個交叉的圓,然后涂上顏色,一張認認真真地在線內涂,另一張隨意地涂,看看結果是什么。結果是認真涂的那張,顏色版塊整齊分明,美麗悅目。另外一張則即亂又糟,經緯不清。糟糕的那一張是不合格的廢品,扔進垃圾桶以后還得再花同樣的時間重新返工,前后花了兩張畫的時間,其中還出了一張次品。
然后我們又做了第二個試驗:試試在寫作業、聽課的時候盡量管住心里的野馬,專心去完成。
到了晚上他說這樣很開心,課上的很好,跟著老師思維自我感覺腦洞大開,而且心情特好,玩的時候更快樂,同時不擔心會挨揍。
于是我們共同發出感悟:原來影響我們一生成就的不是時間和智慧,而是專注于否。時間對于每個人都一樣,是分分秒秒組成的碎片,每個人要做的就是怎么利用這些碎片而已,為什么有的人一生成就斐然,而有的人卻一生碌碌無為?原來訣竅只有一個:活在當下,專注做好眼前的事。
如果感覺時間太少、事情太多、顧此失彼,恐怕首先要檢查的是自己的效率。
(人力資源部 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