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生活,是時光雕刻成的

 新聞資訊     |      2015-02-16 16:04:16
    〈一〉文化
    常常聽人說:“沒文化,真可怕!”可“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是學歷?是經歷?是閱歷?
    都不是。
    今天看到一個很靠譜的解釋,說文化可用四句話來表達:根植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受益匪淺,與君共勉!
    〈二〉幸福生活
    圣經上說:幸福的生活有三個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愛人。
    生活是否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夜未央,天未白,晝夜更替,悲歡交織,徒增的年齡和不見長的閱歷,依舊讓自己囿于小小的生活圈中,不懂得什么是生命中最最值得珍惜的東西。“有希望,有事做,能愛人”這些衡量幸福的字眼,看起來是那么的樸實,但真正做起來似乎很難。根植于內心的希望是否也可以理解為精神世界?精神世界越豐富、越純碎,生活才能越充盈、越多彩。不管是家庭貧困、日日奔波還是富甲一方、養尊處優,有事可做也是自我提升的一種方法,當時至暮年、垂垂老矣的時候,憶往昔,或事業或工作或愛好,混沌的雙眼還可窺見一絲清純,幾許精彩。“能愛人”或許說的是一種胸懷吧,心存善意,心胸寬廣,才能敞開心扉愛自己、愛別人。
    〈三〉平靜
    內心的平靜,除了自己沒有任何人、任何事物能帶來。
    良好的精神財富和思想于生活很重要,真正內心平靜、心存善意的人才能時不時地反思自己的生活,一味的向前或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不擇手段,也許會讓自己的生活身陷囹圄。
    一念之間能將地獄變天堂,亦可將天堂變地獄。一如拿破侖,一生戎馬倥傯,擁有無上的權利、財富、榮譽,然而他卻對圣海琳娜說:“在我的一生中,從來沒有過快樂的日子。”而殘疾人海倫凱勒卻說:“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管網部 馬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