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迷失的精神家園

 新聞資訊     |      2013-08-13 15:58:35

最近,王林“火”了。王林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名的氣功師。他一直以來的低調被7月馬云的一次拜訪打破。網友的質疑讓他進入公眾視野。在江西萍鄉,他一直延續著自己“大師”的神話。他用變蛇的絕活和為元首治病的傳說,加上精于對人心理的琢磨,保持著他的神秘和吸引力。通過不斷地被引薦,他成為眾多明星和某些官員拜訪的對象,這種拜訪為他搭建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圈子。在圈子里,61歲的他運用各種手段,整合資源,找到了自己生存和獲利的空間,這個空間成為他的“金錢王國”

這些年來,不止王林,各方大師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李一、胡萬林、馬悅凌、張悟本等等,不一而足,反正是一個大師倒下了,又一個換個臉面,換個頭銜,換個名目又開始了新的“造神”運動,又開始風風火火,席卷全國,在社會上大行其騙,上當受騙的人們很多還執迷不悟。為什么中國的土壤能夠成就“造神”運動?為什么人們這么容易相信各類“大師”?為什么各類“大師”前仆后繼?

根據2007年中國零點研究咨詢公司中國人精神生活調查所提供的數據,16歲及以上人口中,85%的中國人有某些宗教信仰或宗教實踐,只有15%的中國人是真正的無神論者。可以說中國的信仰市場中,需求非常旺盛,而供給則嚴重不足。

其實,如果平日做事無愧于心,清白做人,清白做事,又何必需要找這些大師尋求心里安慰呢,事實證明如劉志軍、胡長清之流,即使對大師再虔誠,也依然是得不到好結果的。

(區域供水項目部 鄭華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