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班回家后,勞累了一天,常常會把兩歲的女兒扔給電視和手機,于是乎,經常看到她左點右點,兒歌,三字經,弟子規,嘴里還念念有詞,父母呼,應勿緩……當然,基本上只能聽到幾句,今天,在公司的道德文化講堂上,當王剛老師提問,誰知道弟子規時,頓時一愣,我似乎從未真正學習它的含義,如果自己不知,又如何讓孩子明白?
于是,回家后,認真查了網絡,對原文的意思有了個大概了解,結合王剛老師上課給我們講的內容,覺得中國古文化果然博大精深,短短的六個字,所體現的含義遠遠白話文那么簡單,弟子規講的是人從內心規范自己約束自己,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制度的約束固然有它的效用,但若不用從內心向善,向上,無論外部環境如何,我們終無法快樂成長起來。
王剛老師講了孝,講了愛眾,講了親仁,并結合他們公司在道德文化教育上所做的努力舉例道德教育的作用,證實了道德教育為所有教育之根本,對企業乃至社會的積極作用,道德教育對于一個企業來說,重要的還是誠信于企業,負責于崗位,服務于客戶。
作為一名員工,企業給了我們工作,為我們發工資,繳納社保和公積金,這讓我們有了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讓我們的生活有了保障,于是乎我們才能孝敬父母,友愛朋友,有余力時學習知識,充實自己。企業給了我們工作,讓我們在工作中成長,在工作中獲得存在感、價值感,甚至成就感,在滿足了物質基礎之后,我們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滿足,企業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那么我們可以為企業做些什么?
除了遵守公司的規章,將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完美外,我們更應以德回報感激企業,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努力,因而從內心將企業視為父母,在與其他部門溝通不暢時,不相互推諉,要積極的合作解決;有客戶到來時,以禮待之,并將客戶帶到可以解決問題的部門;加班加點也應豪無抱怨,一切只因為企業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定當首孝悌,才能對得起企業給我們提供的美好生活。
讓我們欣喜的是,王剛老師講的他們公司的案例在我公司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比如,搶奪獎品,甚至被“派處所”到訪,在我們公司,縱然沒有學習弟子規,也沒有評選“銀控人”,但良好的企業文化讓公司涌現了許多敬業負責的領導和同事,這就是員工內心的力量。
向優秀的同事學習!
(工程公司 朱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