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參加了一個培訓,主題是“大客戶的開發(fā)和管理”。培訓講師說的一句話“人的一生就是營銷的一生,只要是存在付出和回報關系的就是營銷”。初聞覺得很有趣,到底是為銷售人員進行的培訓啊,什么都能扯得上營銷。
但是,仔細想想這句話確實有道理。除了企業(yè)和客戶之間的營銷關系之外,夫妻之間、父母和子女之間、兄弟姊妹之間、朋友之間、同事之間都存在著付出和回報的關系。
工作上的營銷最終追求的是付出和回報成正比,甚至是回報大于付出。如果付出大于回報,就意味著投資的失敗、業(yè)績的失敗,必須要改變或結束投資關系。而親人之間的營銷雖然也存在著付出和回報的關系,但是卻并不在意結果,即使結果可能是回報遠低于付出,也并不意味著失敗,因為感情的投資是無法計算得失的。
為什么社會上頻頻發(fā)生暴力事件,尤其是近期發(fā)生的廈門公交車人為縱火事件、南京的高考生因父親欠債孩子高考期間被綁架事件等等。會有那么多的人心態(tài)失衡,就是因為他們過于看重自己的人生營銷,著重于付出必須得到回報,或是獲得更高的回報,不能夠平衡自己的內心。
而平衡自己的內心,則需要具有積極、平和的心態(tài)。這樣的心態(tài)除了天生的樂觀之外,還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去培養(yǎng)。所以說,不論是工作或生活,積極的心態(tài)最重要,但營銷這個概念在人的感情生活中是要合理運用的。
(客服部 郁莉)